
每年9月是卵巢癌宣传月。在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,卵巢癌常常被冠以“沉默杀手”的称号。与乳腺癌、宫颈癌不同,卵巢癌缺乏明确的早期筛查手段,发病时的症状又极其隐匿恒盈配资,很多女性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。正因如此,卵巢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。很多人会问:究竟为什么它如此难以早期发现?作为普通女性,我们又能不能提前采取措施,来降低风险?
一、为什么卵巢癌早期难以发现?
首先是解剖位置的特殊性。卵巢位于盆腔深处,体积本就不大,肿瘤在早期阶段即使有生长,也很难通过体表触摸或者常规体检被发现。与乳腺肿块不同,卵巢癌在身体表面几乎没有可见的“信号”。
其次,症状非常不典型。早期卵巢癌可能仅仅表现为腹胀、消化不良、尿频或者轻度腰背痛。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大多数人会将它们归因于饮食不当、胃肠问题或泌尿系统小毛病,往往不会立刻联想到妇科肿瘤。等到症状加重,甚至出现腹水、明显腹围增大时,病情往往已经进入晚期。据美国癌症学会(ACS)总结,这类非特异性症状正是导致卵巢癌早期漏诊的主要原因。
展开剩余74%更重要的是,缺乏可靠的筛查工具。宫颈癌可以依靠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早期发现恒盈配资,乳腺癌有乳腺X光和超声筛查,但卵巢癌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筛查手段。临床上常用的CA125肿瘤标志物检测和B超检查,在部分患者中确实能够发现线索,但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足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(NCI)和NCCN临床实践指南都明确指出,这些方法并不推荐用于普通人群的普筛。
二、哪些女性更需要警惕?
虽然卵巢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女性身上,但医学研究已经证实,一些人群的风险更高,需要格外重视。
家族史是一个重要因素。如果母亲、姐妹或女儿中有人曾经患过卵巢癌或乳腺癌,那么近亲属的风险显著增加。这背后往往与基因突变有关。根据NCI的数据,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一生风险可达35%–70%,BRCA2突变携带者也有10%–30%,而普通女性的风险只有1%–2%。
此外,生育史和激素相关因素也会影响风险。未生育、晚育或长期未哺乳的女性,因为排卵次数更多,卵巢上皮在一生中承受了更多损伤,因此风险会相对增加。像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类长期不排卵的情况,以及长期单纯雌激素替代治疗,也被认为与风险上升有关。
最后恒盈配资,生活方式因素同样不可忽视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(WCRF)的报告指出,肥胖、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都会增加卵巢癌风险。换句话说,卵巢癌并非完全“随机”,它背后往往有迹可循。
三、有没有预防和风险管理的办法?
尽管卵巢癌无法做到“彻底预防”,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来降低发生率,并提高早期发现的机会。
第一,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。 对于有家族史或者怀疑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,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。如果检测结果提示为高危人群,医生可能会建议更密集的随访,甚至在合适年龄后考虑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和卵巢,以大幅降低发病率。
第二,定期妇科检查。 尽管目前没有理想的普筛手段,但对于高危人群,结合经阴道超声和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监测,仍然有一定价值。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,如果出现持续性腹胀、食欲下降或不明原因体重变化,应当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。
第三,合理的生育和避孕选择。 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研究显示,多次妊娠、长期哺乳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五年,都能显著降低卵巢癌风险。WHO指出,长期口服避孕药甚至可以让风险下降30%–50%。
第四,健康生活方式。 体重控制、规律运动、低脂高纤维饮食,都可以帮助降低整体的癌症风险。虽然这些改变不能完全阻止卵巢癌的发生,但却能减少多种慢性疾病和激素相关疾病的累积风险,从长远看是非常值得的投资。
四、小结
卵巢癌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一定无法治疗,而在于它太容易被忽视。由于解剖位置隐蔽、症状不典型、缺乏筛查手段,它往往在患者和医生都未能察觉时悄然发展,直到中晚期才被发现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。通过基因检测、家族史评估、定期体检和生活方式改善,我们依然可以提前把握主动权。女性的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人和未来生活的守护。
在这个卵巢癌宣传月恒盈配资,不妨花点时间,和家人聊聊家族病史,为自己安排一次妇科检查。也许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,就能成为守护健康的重要一步。
发布于:马来西亚高忆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